首页 > 公告通知 > 正文

新青年海外社会调研项目学员招募通知

作者:时间:2023-04-04点击数:

【项目介绍】


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执行的面向国内高校学生设立的新时代青年素质能力培养项目。项目旨在配合高校国际化发展目标,加快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实践活动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组织实施。


新青年海外社会调研项目是系列实践活动之一,由中方青年教师带领学生组成调研小组,在美方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美国社会,以调研课题为载体,分别从教育、社会职能及公共安全、流行文化、公益组织及志愿者服务、家庭结构及社区生活等五大方面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期间,师生均入住美国志愿者爱心家庭。参访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知名高校。用最短的时间体验最原汁原味的美国文化的同时,弘扬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出发时间:暑假期间


调研地点:洛杉矶地区及旧金山地区


【项目特色】


1.入住美国当地志愿者家庭


融入到真正的美国爱心家庭,与美国家庭同吃同住同行、所选家庭均是志愿者家庭,这些家庭都经过严格筛选,均有接待中国学生的经验,他们对待同学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让同学在感受这样一份难得的跨国友情的同时,口语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回国之后仍可以保持联系,让同学们拥有一段难忘的跨国友情。


2.课题丰富,深入了解美国文化


每一个人都在家庭的呵护中成长;在学校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成长的过程中是社会职能体系在保护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而志愿者和美国流行文化又是美国极具有特色的文化。这些构成了一个美国人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设立这些主题作为我们调研的课题。让同学们零距离体验真正的美国文化。


3.美式课堂与实地调研,理论与实践结合


跟随项目去美国能够体验下正宗美式课堂,能让同学们体验美式课堂的精髓。上午理论课,下午实地调研。在参观的同时又有专业人员给同学们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第二天上午开新课题之前还有workshop讨论会,让同学们收获满满。



4.劳逸结合,学习,游玩两不耽误


在调研期间,旅游观光也会穿插在其中。我们会去到超酷4D效果的环球影城;圆梦NBA球迷梦的斯台普斯球馆;圆电影梦的好莱坞,星光大道等以及旧金山金门大桥,九曲花街,渔人码头等景点,让同学们不会每一天都在高强度的调研,劳逸结合。


5.收获证书及推荐信


项目结束后,表现优秀的同学还会获得由美国教育资源发展基金会颁发的优秀调研证书。以及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颁发的优秀调研证书和调研证明。在回国后同学还会获得推荐信,大大增加同学们简历的砝码。


【项目收获】


1.完美的学业规划:实地调研美国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清晰自己的未来学业方向。

2.英语水平提升:24h纯英语环境听说锻炼,workshop等课堂讨论。让英语不再只存在于课本,回国后自信开口说英语。

3.十年美签:十年有效期的美国商务旅游签证(B类签证)。

4.证书及推荐信:为未来留学及就业增添砝码。

5.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提升公众演讲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眼界,培养国际化视野。


【项目说明会】


项目说明会安排:腾讯会议直播,两场内容相同,任选一场参加即可。

第一场项目说明会时间:202346日(周四)12:30-13:30

会议号:492-318-298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dm/x0YAw4CwRrdF

第二场项目说明会时间:202346日(周四)17:00-18:00

会议号:754-251-670

会议链接:https://meeting.tencent.com/dm/dORhHrAyg247


【报名流程】


1.学生申请: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外事工作服务系统学生海外留学交流管理版块填写个人申请,并于411日前线上提交(外事工作服务系统https://ims.cumtb.edu.cn/CUMTBHome.aspx),并主动联系所在学院(部)外事秘书和外事院长进行审核。申请学生可通过学生海外学习交流管理系统查看个人申请进度。

2.学院审核:各学院须按申报条件要求,认真审查、严格把关,推荐优秀学生参与,并指导学生行前做好课程对接工作,414日前完成线上审核。

3.学校复核: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复核各学院选派学生材料并择优推荐。


【项目咨询】


1.校内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62339686

QQ1492033536

邮箱:global@cumtb.edu.cn

办公地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学院路校区1号办公楼107

2.项目联系人:刘老师、韩老师

联系电话:010-8398818818519185495

电子邮件:ygct@ciei.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逸夫会议中心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邮编:100083